全站搜索

自动化智造 成功之路

Intelligen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高分子絮凝剂对压裂返排液处理的研究

技术前沿 380

高分子絮凝剂在压裂返排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絮凝剂类型选择、处理条件优化及组合工艺开发等方面,以下为相关进展的总结:

1. 絮凝剂类型与选择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合硅酸铝铁(PAFSi)结合了聚硅酸的吸附架桥作用与金属盐的电中和能力,在去除浊度、有机物及金属离子方面效果显著‌。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包括聚丙烯酰胺(PAM)及其衍生物,通过电荷中和和网捕作用促进悬浮物聚集沉淀‌。
‌新型组合絮凝剂‌:聚硅酸聚合硫酸铁与丙烯酰胺共聚物联用,可提升悬浮物、油分及粒径中值的去除效率,出水满足回注标准‌。

2. 处理条件优化
‌pH值‌:多数研究表明最佳处理pH范围为7.5–9.0,碱性条件利于絮凝反应进行‌14。
‌投加量‌:无机絮凝剂(如PAC)推荐投加量为300–500 mg/L,有机絮凝剂(如PAM)为12.5–25 mg/L‌。
‌反应参数‌:搅拌时间20–30秒、混合强度1300–1500 s⁻¹、澄清时间30分钟时处理效果最优‌。

3. 组合应用与机理
‌协同作用‌:无机絮凝剂(如PAC)与有机絮凝剂(如PAM)联用可实现“电中和-网捕”协同,提升COD去除率至较高水平‌。
‌去除特定污染物‌:通过调节pH至碱性并加入除硼剂,可形成络合物沉淀以去除硼离子‌。
‌经济性提升‌: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如温度25–35℃)可降低药剂消耗,处理成本减少约30%‌。

4. 应用效果
‌水质指标‌:处理后悬浮物浓度可降至6–8 mg/L,油分3–5 mg/L,满足回注水标准(SY/T 5329-2022)‌。
‌长期稳定性‌:组合絮凝剂在连续运行中表现出稳定的絮凝效果,无二次污染风险‌。
综上,高分子絮凝剂通过类型优选、参数调控及组合应用,可有效解决压裂返排液的高COD、高浊度及复杂成分问题,为油气田废水处理提供经济高效的技术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51

    一、主要处理技术分类‌物理处理技术‌‌沉降工艺‌:通过自然沉降或混凝沉降去除悬浮物和油类,适用于高渗透油层‌。‌过滤工艺‌:采用单层/双层滤料、核桃壳或纤维束过滤,针对低渗透油层需结合二级或三级深度过滤‌。‌气浮技术‌:包括溶气气浮、回流式气浮等,用于去除...

    查看全文
  • 处理返排液时,如何选择适合的混凝剂?

    14

    处理压裂返排液时,混凝剂的选择需结合水质特性、处理工艺及目标,通过实验优化确定。以下是关键步骤和原则: 一、‌明确水质特征‌‌污染物类型分析‌检测返排液中的悬浮物、油脂、胶体物质及有机物浓度,例如:高黏度冻胶需优先破坏胶体结构,含油返排液需结合除油...

    查看全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