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自动化智造 成功之路

Intelligen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现状与新技术概览

技术前沿 580

一、处理现状

  1. 压裂返排液特
    • 成分复杂:包含原油、化学添加剂(如胍胶衍生物)、陶粒/石英砂、微生物及高浓度有机物,具有高COD、高粘度、乳化严重等特点,生化性差且处理难度大‌。
    • 环境危害:长期渗透可导致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且部分添加剂具有毒性,威胁生态安全‌。
  2. 主流处理技术
    • 物理法‌:如悬浮法、过滤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固相杂质,但对乳化液和高粘度液体效果有限‌。
    • 化学法‌:包括化学沉淀、电絮凝、臭氧催化氧化等,可有效去除污染物,但存在药剂成本高或二次污染风险‌。
    • 生物法‌:如MBR生物处理,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但需结合预处理提高可生化性‌。
    • 回注/循环利用‌:部分油田采用处理后返排液回注地层或重复配液,但对水质要求高且存在地层堵塞风险‌。

二、新技术进展

  1. 高效组合工艺
    • CDOF+CDFU技术‌:科力迩科技研发的臭氧催化氧化-旋流气浮(CDOF)与旋流溶气气浮(CDFU)组合工艺,可实现破胶降粘、快速去除污染物(如油、悬浮物),并减少污泥量,适用于陆地和海上油田‌。
    • 电化学-生物耦合技术‌:如电絮凝-电化学氧化-曝气气浮-MBR生物处理,无需化学药剂,显著降低COD、SS及油类污染物,处理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20%以上‌。
  2. 绿色处理技术
    • 生物降解技术‌:通过微生物菌剂定向降解有机污染物(如压裂液添加剂),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降低成本且更环保‌。
    • 资源化利用‌:回收返排液中的水分、盐分及油类物质,实现废水资源化,降低排放压力‌。
  3. 清洁压裂液研发
    • 开发低伤害、易降解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如无水压裂液),从源头减少返排液污染物,目前处于试验阶段‌。

三、挑战与趋势

  • 技术瓶颈‌:现有工艺对复杂成分的适应性不足,处理成本高,且部分技术规模化应用受限‌。
  • 未来方向‌:
    • 深化组合工艺优化(如电化学与生物技术协同)‌;
    • 推动清洁压裂液研发与深井回注技术标准化‌;
    • 加强资源化技术开发,提升处理效率与经济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油田压裂返排液氯离子去除工艺及技术

    40

    ‌耐盐压裂液体系‌渤海钻探公司研发的耐盐压裂液可在氯离子浓度≤3万mg/L条件下稳定运行,减少返排液处理频次,实现返排液直接回用‌。 ‌动态加药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氯离子浓度调节沉淀剂投加量,药剂消耗减少8%-12%‌。 ...

    查看全文
  • 油田废水处理选购设备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50

    1‌.废水特性分析‌‌污染物成分‌:需明确废水中是否含高浓度化学添加剂(如交联剂、减阻剂)、高TDS(总溶解固体)、高SS(悬浮物)或重金属等‌。‌水质指标‌:检测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pH值、油含量及矿化度等参数,以匹配设备处理能力‌。‌2.处理量...

    查看全文
  • 油田压裂返排液水处理标准

    90

    一、‌处理后的去向与标准要求‌‌回注地层/油井‌‌双十标准‌:悬浮物≤10mg/L、粒径中值≤2μm,满足油田回注要求‌;‌双二十/双三十标准‌:部分油田根据地质条件放宽至悬浮物≤20mg/L或30mg/L,粒径中值≤2μm或3μm‌3。‌达标排放‌‌一级A排放标准‌:COD≤50mg/L、石油类≤3mg/L...

    查看全文
  • 钻井过程固控工艺流程及固控设备的配套设施

    280

    在钻井过程中,优良的钻井液性能是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防止井下事故、保护油气生产层的前提,而钻井液固体控制系统是保持钻井液性能的保证。 近年来,固体控制系统从钻井液循环罐到固体控制设备,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工艺趋于合理。 但在实体控制系统的匹...

    查看全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