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自动化智造 成功之路

Intelligen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如何处理压裂返排液中的有害物质?

技术前沿 240

压裂返排液有害物质处理方案

一、预处理阶段

  1. 物理分离法
    • 悬浮物与油类去除‌:通过混凝沉淀技术(如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快速形成絮体,去除悬浮物及浮油,可降低浊度70%以上‌。
    • 气浮强化分离‌:采用旋流溶气气浮(CDFU)技术,利用超微气泡(粒径≤30μm)高效捕获游离油和乳化油,油类去除率可达90%‌。

二、化学处理阶段

  1. 臭氧催化氧化
    • 有机污染物降解‌:通过CDOF(臭氧催化氧化气浮一体化装置)实现臭氧多重氧化,破坏胍胶、酚类等大分子有机物结构,COD去除率超过60%‌。
    • 破胶降黏‌:臭氧与催化剂(如MnO₂/Al₂O₃)协同作用,可快速分解压裂液残留的聚合物,使黏度降低至5mPa·s以下‌。
  2. 电化学处理
    • 重金属与难降解物去除‌: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如Ti/RuO₂-IrO₂电极),通过羟基自由基(·OH)无选择性地降解有机物,苯系物去除率可达85%以上,同时实现重金属离子(如Cr³⁺、Pb²⁺)的氧化沉淀‌。

三、深度净化阶段

  1. 活性滤料过滤
    • 精细截留‌:使用KFM活性滤料过滤器(如改性沸石+活性炭复合滤料),可吸附残留有机物及微量重金属,悬浮物含量降至5mg/L以下‌。
    • 微生物控制‌:滤料中负载Ag⁺抗菌剂,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等微生物再生,避免管道二次污染‌67。
  2. 生物强化处理
    • 有机物矿化‌:在生化池中投加耐盐菌(如嗜盐芽孢杆菌),在盐度≤8%条件下持续降解COD,处理周期缩短至48小时内,出水COD≤100mg/L‌。

四、资源化与排放

  1. 回注地层
    • 处理后水质需满足SY/T 5329-2022标准,悬浮物粒径≤2μm、含油量≤10mg/L,通过精滤+紫外线杀菌实现回注‌。
  2. 环保排放
    • 针对排放场景,采用“化学氧化+生物处理”组合工艺,确保出水COD≤80mg/L、石油类≤5mg/L,达到GB 8978-1996一级标准‌。

五、创新技术应用

  • CDOF+CDFU集成系统‌:通过连续动态油水分离(CDOF)与深度过滤(CDFU)联用,综合处理效率提升30%,能耗降低25%,适用于高含固(≥5%)返排液‌46。
  • 电催化膜反应器‌:结合电化学与膜分离技术,同步实现有机物氧化与固液分离,处理周期缩短50%‌。

通过以上多级协同处理,可实现对压裂返排液中有害物质的高效去除,同时兼顾处理效率与经济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撬装化系统的核心优势

    21

    一、‌模块化与移动性‌ ‌快速部署‌:采用模块化设计,集成加药、反应、过滤、污泥处理等核心功能,整体底座支持吊装运输,可在24小时内完成安装调试,适应偏远井场环境‌。‌灵活适配‌:可定制为车载式或集装箱式(尺寸9600×2300×2500,单套运输重量≤7吨),满足油井...

    查看全文
  • 钻井过程固控工艺流程及固控设备的配套设施

    280

    在钻井过程中,优良的钻井液性能是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防止井下事故、保护油气生产层的前提,而钻井液固体控制系统是保持钻井液性能的保证。 近年来,固体控制系统从钻井液循环罐到固体控制设备,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工艺趋于合理。 但在实体控制系统的匹...

    查看全文
  • 油气田污水处理常用的絮凝剂有哪些

    33

    油气田污水处理常用絮凝剂分类及特性‌ 一、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高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矾花大、沉降快,广泛用于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适用于高浊度废水处理‌。‌聚合硫酸铁(PFS)‌对乳化油和胶体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成本较低,常用于含油废水预处理...

    查看全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