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智造 成功之路
Intelligen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全站搜索
Intelligen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油基岩屑的含油率是衡量其环保处理效果的核心指标,需通过热解析、离心分离等工艺严格控制。以下是其控制范围、技术依据及实际应用的综合说明:
一、国家标准与行业要求
国内标准
《GB 31571-2015》:要求油基岩屑处理后含油率≤3%(适用于直接填埋或资源化利用)。
《SY/T 7301-2016》:钻井废弃物排放含油率需≤5%(针对陆上油气田)。
国际参考
美国EPA标准:油基岩屑含油率≤6.9%(基于毒性浸出测试限值)。
北海区域标准:海上作业要求含油率≤1%(需热解吸或焚烧处理)。
二、实际控制范围与技术手段
常规工艺控制范围
离心甩干机处理:含油率可降至5%-8%(适用于普通油基泥浆)。
热解析处理:含油率≤1%(高温热解后岩屑可资源化制砖或铺路)。
关键设备与技术参数
甩干机转速:1,500-2,200r/min,通过离心力分离固液两相。
热解温度:300-500℃,确保烃类物质充分挥发。
三、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含油率超标原因
泥浆黏度:高黏度油基泥浆需增加离心时间或调整转速。
岩屑粒径:大颗粒岩屑(>5mm)易残留油膜,需预破碎处理。
经济性与环保平衡
低成本方案:离心甩干(含油率5%-8%)+固化填埋,处理成本约200-300元/吨。
高标准方案:热解析(含油率≤1%)+资源化利用,成本约800-1,200元/吨。
四、典型应用案例
长庆油田项目
采用“甩干机+热解析”组合工艺,油基岩屑含油率从15%降至0.8%,处理后固相用于制砖,年减排量超5万吨。
海上平台案例
北海某平台使用热解析设备,含油率稳定≤1%,满足欧盟填埋指令(Landfill Directive)要求。
总结
油基岩屑含油率的控制范围需结合环保法规(国内≤3%,国际≤1%-6.9%)与处理工艺(离心甩干5%-8%、热解析≤1%)综合确定。实际应用中,陆上作业多采用经济型离心甩干(5%-8%),海上及敏感区域需热解析(≤1%)以满足严苛标准。
钻井液振动筛又称为泥浆振动筛,是石油钻井泥浆固控系统的一级固控设备,能够实现固相颗粒控制、颗粒筛选、固液分离。高频直线振动筛适用于矿浆高效筛分、物料脱水、尾矿干排、石油钻井泥浆净化等作业。特点:1.选用国内大型钢厂优质钢材Q235B,底部横梁采用耐磨橡胶防...
查看全文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去除钙离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 化学沉淀与药剂软化法 通过投加复合碱(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调节废水pH值,使钙离子形成碳酸钙或氢氧化钙沉淀。结合无机絮凝剂(如PAC)和有机絮凝剂(如PAM),通过絮凝沉淀去除生成的钙化...
查看全文钻井泥浆固控设备在油气勘探和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设备不仅可以确保钻井过程的安全性,还能提高作业效率。云汉天河装备作为一家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的钻井设备制造商,为现代钻井泥浆固控设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云汉天河装备的钻井泥浆固控设备经...
查看全文